本會董事會設置董事7~13人,每屆董事任期 3年,任期屆滿後由董事會自行改選,並由董事中推選1人為董事長,對外代表本會,並設置執行董事,綜理會務。
|
![]() |
||
![]() |
林璧鳳 教授 | ||
![]() |
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營養科學系博士 | ||
![]() |
1.確認靈芝三類能透過抑制Th2緩解過敏─林璧鳳教授 |
林璧鳳教授─確認靈芝三類能透過抑制Th2緩解過敏
早在1970年代即有中國學者提出靈芝能改善慢性支氣管炎病人的咳、痰與喘,尤其在平喘方面效果更顯著。1974-1986年則陸續有不同的實驗室提出,靈芝能緩解收縮的離體支氣管,預防或延緩實驗鼠發生氣喘,以及某幾種靈芝酸能抑制肥大細胞釋出組織胺(組織胺會引起過敏反應)。 接下來大約有十幾年的時間,也就是靈芝抗癌研究的頂盛時期,靈芝與過敏之間的研究似乎未見新的進展,在活性成分與作用機制的關係尚未釐清之前,靈芝對過敏的效果也只能暫時以使用者的口碑取勝。
2006年,兩篇由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林璧鳳主持的研究報告,再度為靈芝改善過敏的科學驗證注入新活力。該研究指出,松杉靈芝(Ganoderma tsugae)的三類萃取物能在不影響第一型T細胞(Th1,為免疫系統對抗外來病原菌與癌細胞的主力)的情況下,透過第二型T細胞(Th2,會引起過敏反應)的抑制,減緩小鼠呼吸道的過度反應。
因為接受委託功能評估而認識靈芝
擁有柏克萊加州大學營養科學博士頭銜的林璧鳳是營養免疫學專家,1999年8月健康食品法正式在台灣上路後,由她所主持的實驗室,也接受廠商委託,針對保健食品的原料、半成品或成品,進行免疫方面的功能評估。林璧鳳之所以會研究靈芝,便是從這樣的委託關係開始的。 林璧鳳的研究團隊約莫花了半年的時間,為一家廠商的靈芝產品進行免疫調節功能評估。該項產品是以松杉靈芝子實體萃取物為原料,經動物實驗後證實,每日餵食老鼠該靈芝產品,確實有助於促進抗體生成、免疫細胞增生、自然殺手細胞活性、吞噬細胞活性,以及T細胞的調節能力。
配合其他實驗室的安全毒理試驗,該項靈芝產品趕在健康食品法施行一周年之前,取得了衛生署第一張免疫調節功能的健康食品認證。看起來工作已該告一段落,然而林璧鳳對於靈芝的好奇心似乎才真正開始,因為她在做免疫功能評估的過程中,發現靈芝有抑制第二型T細胞的傾向。 林璧鳳解釋,人體的免疫反應是由Th1和Th2相互制衡,前者能增強人體對病菌的抵抗力,後者可對抗寄生蟲感染,但也會引起過敏反應。這兩型T細胞都是由「T輔助細胞」分化而來。
T輔助細胞最後會變成Th1或Th2,細胞激素扮演很重要的角色。當T輔助細胞處於介白素4(IL-4)濃度高的環境下,就會演變成Th2;如果周邊的介白素2(IL-2)、干擾素γ或腫瘤壞死因子濃度高,那麼T輔助細胞就會轉變成Th1。 而在上述健康食品功效評估的實驗中,林璧鳳發現靈芝不僅對Th1和IL-2有明顯的促進作用,還能抑制IL-4。此外細胞實驗也發現,將T輔助細胞培養成Th1和Th2,然後加入松杉靈芝,結果靈芝不僅能增加Th1分泌IL-2的濃度,還能抑制Th2生成IL-4和IL-5。「所以我想進一步瞭解,靈芝對於引起過敏的免疫反應是否也有調控的作用,以及是裡面的什麼成分在作用。」
細胞與動物實驗一致證實─靈芝三萜類有調整過敏體質功效
林璧鳳先以卵蛋白誘發老鼠產生過敏體質,再給予吸入性刺激引起氣喘,然後餵食松杉靈芝萃取物。結果發現,老鼠體內會引起發炎反應的細胞、促進發炎反應的介質,以及會造成呼吸困難的黏液蛋白分泌量,全都明顯減少,氣喘老鼠的呼吸道發炎症狀因而獲得改善。 從動物實驗看來,松杉靈芝對於過敏體質引起的發炎反應,顯然有某種程度的緩解作用,然而「到底是多醣類還是三類對調整過敏體質比較有直接的效果?」林璧鳳先以細胞實驗進行篩選,結果證實三類對於引發過敏疾病的Th2免疫反應,有較顯著的抑制作用。
「因為把三萜類與肥大細胞一起培養,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的數量會減少;把三萜類與T輔助細胞一起培養,會抑制IL-4和IL-5的分泌,降低T輔助細胞分化成Th2的機會。」林璧鳳概略說明。 而在後續的動物實驗裡,結果也與細胞實驗一致:過敏性氣喘老鼠經餵食松杉靈芝三萜類萃取物之後,呼吸道過敏反應明顯減緩,各項發炎指標也降低,影響T輔助細胞分化成Th2的IL-4和IL-5分泌受到抑制,但對於防禦病菌感染和癌細胞Th1的免疫反應則沒有影響。
首度證實靈芝三萜類有免疫調節功效
林璧鳳表示,如果業者未來要開發改善過敏體質的靈芝產品,那麼根據上述的實驗,三萜類的含量可以作為採收靈芝的指標。而接下來,她們還會從細胞分子層次進一步探討,靈芝三萜類是如何從分子調控影響T細胞的發育。 由於靈芝三萜類對Th2有直接的抑制作用,能從體質(免疫反應)上作根本的調整,因此林璧鳳推測,除了氣喘之外,靈芝三萜類對於其它以Th2主導類型的過敏疾病應該也有改善的效果。
林璧鳳對於靈芝三萜類能抑制Th2的證實,可能也是靈芝科研的創舉,因為一直以來,人們對於靈芝調節免疫的認知,不是來自多醣,就是來自免疫調節蛋白,似乎從來沒有研究報告提過三萜類。「做科學研究就是要去做別人還沒做的,發現別人還沒發現的,才有價值。」林璧鳳說。 對於實驗的設計,以及人與動物使用劑量的換算,林璧鳳也有嚴謹的要求,因為控制組與實驗組怎麼設計、設定哪些評估指標……等等,都會影響最後的結論。「所以要多看別人的研究是怎麼設計的,從中累積經驗。」
「還有,實驗的劑量要算對,因為錯誤的劑量可能吃不出效果。」過去在人與動物使用劑量的互換常是實驗結果順利與否的關鍵,而今她已從過去研究所累積的經驗,建立一套換算標準,讓研究人員較能夠準確地換算人或動物的有效劑量範圍。 不過話說回來,原料必須固定,否則怎麼換算也沒用。許多天然物發展成健康食品,最大的問題在於原料來源不固定,因為無法確定品種,使得每次實驗的結果都不一樣。比起其他天然物,目前她選擇的靈芝原料來源相對穩定,因為它的品種可以追蹤確認。
學生時代就有健康食品概念
其實健康食品的概念很早就在林璧鳳的心中萌芽,加上從小瘦弱多病,母親常燉煮傳統食補給家人養身,因此,林璧鳳對傳統中草藥材的養生功效從不排斥。「二十幾年前我還是大學生,當時食品界仍致力於加工技術的研發,而未重視養生保健的觀念,我的老師王西華教授就已經提出『健康食品』研究的概念──看你是要研究食品裡某個特殊的功能性成分,瞭解它對人體健康有什麼樣的影響,還是要去篩選哪些食物有特定已知功能的成分。」 「當時的一番話,可以印證目前食品與營養研究的風潮,令人不禁佩服王教授的先見之明。」林璧鳳回憶當時的啟發,對恩師的研究精神與創造力津津樂道。
不是換個環境,過敏就會永遠消失
對於過敏之苦,林璧鳳很能感同身受。因為她本身也有過敏體質,從小就有輕微氣喘和鼻子過敏,高中曾因勤學游泳而獲改善,但後來到美國求學期間,仍舊有俗稱花粉熱的過敏症狀出現,苦不堪言。 「所以不是換個環境,過敏就會永遠消失。」林璧鳳認為。有過敏體質的人,在任何一個環境,只要遇到過敏原,還是會產生過敏症狀,除非體質改變,也就是將免疫反應調整成Th1高、Th2低;源頭改善了,對所有過敏疾病都有幫助,而靈芝可能有這樣的功效,值得研究和開發。